17、可考虑将饲料加工成颗粒。玉米或黄米—大豆日粮经制粒后饲料转化效率可提高5%至8%。饲料制粒带来的效率提高常可抵消饲料价格上涨造成的成本增加。
18、要制定现实的饲料成本目标,要了解猪群的饲料转化效率、日增重、单位胴体或猪肉的饲料成本,以及单位饲料成本的产出。总之,确定尽可能多的指标,根据这些指标来决定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善。
19、经常调整喂料器,尽量避免饲料浪费。大体上,饲料不应超过料盘容量的50%。
20、要注意,把单位胴体的饲料成本降到最低,并不意味着达到最高的效益。换句话说,通过单位胴体饲料成本这个指标无法确定获益最大的营养方案。为了精确制定营养方案,需要考虑整体的成本和收益,进行局部预算。
21、努力与饲料供应商实现坦诚的沟通。在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坦诚的沟通有助于解决问题。
22、要建立一套品控程序,不论饲料或饲料原料是从外面购买的还是自己种植、自己加工混合的。要对日粮和饲料原料的关键物理性质和营养指标进行监控。
23、考虑提前定好饲料原料的价格,以便控制价格风险,如通过期权合同、期货合同或远期现金合同等。
24、为饲料及饲料原料的购买和运送过程制定一定的规程,以便尽量降低这一环节的疾病传播风险。
25、有些信息对于制定饲喂策略很重要,但又无法确定,这种情况下可通过精心选择、设计良好的生产试验来获得这些信息。
26、估算自产饲料所需的总成本(固定成本加运行成本),与购买饲料进行比较。对有的猪场来说,自己生产可能并不划算,因为委托加工的成本要低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