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泊头市养猪设备厂 admin 点击:209 发布时间:2010/4/19 14:51:00 |
良种猪对养猪效益的深远影响
随着现代社会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各行各业产业化的趋势日益凸显。养猪产业化也不例外,它是现代养猪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养猪产业化是建立在集约化饲养、规模化加工、专业化营销基础之上的,而这个基础的核心是种猪。2007年补贴数字统计,我国能繁母猪数量为4689万头,如果每年更新30%,则需要优良种猪1407万头,品种改良工作的顺利开展对养猪产业化发展意义重大。养猪产业化的发展对种猪品质的要求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是成为养猪发达国家必须经历的过程,所以,品种改良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对我国养猪产业的良性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品种在养猪成功要件中占据44%的比例,这是养猪行业所公认的,但同养猪发达国家比,我国饲养者对品种的意识却需要加强。09年,我国政府统计数字表明,我国猪存栏为4.8亿头,出栏6.6亿头,出栏率只有136%。而养猪发达国家出栏率在170%以上,如此低的养猪率,不能全部归咎于是疾病所造成的,冷静分析,品种的因素也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下面对优良种猪所产生的增值效益进行简要分析.
饲料利用率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粮食问题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瞩目。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关系国计民生的粮食问题将越来越突出。美国经济学家布朗2005年在报告中指,“假设中国经济每年增长8%,低于中国过去26年平均年增长率9.5%,那么,到2031年,中国的人均收入将能够达到美国现在的水平3.8万美元。所以再过26年,中国的人均收入将能赶上美国。”可想而知,到那时,国内粮食问题解决不理想的话,中国必将从经济落后国家人民的嘴里争夺食品,所以提高畜产品的粮食转化率,降低养殖成本具有社会意义。中国地方猪种民猪、金华猪、太湖猪平均料肉比为3.5∶1,目前外国优质长白种猪、大白种猪、杜洛克种猪的平均料肉比为2.5∶1。优良猪种的饲料利用率高,可节省饲料,降低饲养成本。全国猪的料肉比如果能普遍降低0.2,一头猪100千克出栏就可节省20千克饲料,全国每年就可节省1200万吨饲料。这些节省的粮食可以用于人民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深加工、能源等方面,有利于缓解我国潜在的粮食危机。
生长速度生长速度是评价种猪质量最重要的经济性能指标之一。在生长速度上,优良种猪明显高于地方品种及肉质兼用型品种。在生长肥育期内,中国地方猪种如民猪、金华猪、太湖猪平均日增重500克,而目前优质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平均日增重900克~1000克。优良种猪150日龄可达100千克以上,而中国地方猪种达90千克则超过180日龄。如果优良种猪比一般的种猪日增重多100克,按目前市场肥猪价格每千克8元计算,同样150天出售,则出售1头肥猪就会增加销售收入120元,年出栏万头的猪场新增收入就达120万元。我国年出栏6.5亿多头肥猪,算一算真是惊人的数字,所以品种改良工作的意义深远。
相关产品 |
|
| 相关内容 |
|